热搜: 五分快三计划论坛
中新网崇左11月27日电 (陈桂梅 梁文高 黄艳梅)近日,走进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明江镇双龙村黑皮冬瓜种植基地,只见一个个饱满硕大、油绿发亮的冬瓜成排地悬挂在竹架上,瓜农们忙碌地采收、搬运黑皮冬瓜,田间地头一派丰收的农忙景象。
图为村民在采收黑皮冬瓜。陈桂梅 摄
“这瓜长得真漂亮,一个瓜不少于40斤。”正在瓜地里采摘黑皮冬瓜的村民黄秀莲说。
图为村民在采收黑皮冬瓜。陈桂梅 摄
“今年冬瓜行情还不错,平均每斤收购价格在1元(人民币,下同)左右,比去年略高。”宁明县桂湘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旦宣语说。
图为村民在采收黑皮冬瓜。陈桂梅 摄
明江镇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合种植黑皮冬瓜。2022年1月开始,旦宣语流转了300亩土地种植黑皮冬瓜。该基地通过流转土地和提供就业岗位等多种方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相关产业,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一个个饱满硕大的冬瓜成排地悬挂在竹架上。陈桂梅 摄
与传统种植方法不同的是,旦宣语种植的冬瓜采用“吊种”技术,个头大、品相好。“冬瓜传统种植一亩地只能种400株左右,冬瓜吊起来能种到700余株。冬瓜被吊起,不会接触地面,既有利于采光,又避免了冬瓜‘白肚皮’现象产生,结出的瓜营养成分高,口感好。”旦宣语说。
图为村民在搬运黑皮冬瓜。陈桂梅 摄
据旦宣语介绍,冬瓜亩产达2万余斤,亩产值2万元左右。冬瓜种植周期短,4个月即可成熟,瓜肉细腻嫩白,味道鲜甜可口,而且储藏时间长,耐运输,深受采购商和消费者喜爱,该基地冬瓜主要销往山东、黑龙江、广东等地。
图为村民在搬运黑皮冬瓜。陈桂梅 摄
冬瓜的播种育苗、整地定植、肥水管理、搭架整蔓、扭秧搬运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每天有80至100余名村民来到该基地帮忙打理冬瓜。“我们明年计划扩大规模种植。”旦宣语说。
图为饱满硕大的黑皮冬瓜。陈桂梅 摄
“一天来地里只需要做工8个小时,每月收入有2500元左右,工作轻松又能挣钱。”双龙村村民刘敏雄说。
图为黑皮冬瓜种植基地。陈桂梅 摄
近年来,明江镇立足实际,充分利用土地流转优势,以“政府+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等发展模式,积极引进种植大户或企业到村里发展蔬菜、水果等种植以及特色养殖业,有效促进产业基地“以短养长、效益加倍”,带动村民持续稳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完)
中新社北京11月27日电 (记者 王恩博)1998年,戴尔在福建厦门开设了第一间中国办公室,开始深耕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25年后的今天,戴尔是否依然看好中国?戴尔科技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吴冬梅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强调,“我们对中国的承诺从未动摇”。
这些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戴尔也迅速完成了在华产业发展布局。截至2023年10月,戴尔在中国建立了完整的产品、运营、服务、研发、生产和销售体系,员工总数逾万人;在厦门、成都和昆山设有生产基地;在北京、上海和成都设有研发中心;在厦门设有全球采购中心。
“在这里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吴冬梅介绍说,历经25年发展,戴尔不仅把中国视为重要的市场,也把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根据最新公开数据,戴尔在2023厦门百强企业排行榜中是名次最高的制造业企业,亦是成都制造业百强企业前五。其位于江苏昆山的工厂,同样是当地最重要的制造业龙头企业之一。
一段时间以来,外界出现炒作“外资退出中国”的声音,戴尔亦被波及。对此,吴冬梅回应称,戴尔始终致力于践行对中国员工、客户及合作伙伴的承诺。“这个承诺坚定不移,从未动摇,谣言不会改变事实。”
她强调,中国一直是戴尔重要的国际市场。虽然戴尔不对外披露单一国家市场业务情况,但最近发布的财报显示其全球营收超过市场预期。“我们对戴尔在中国的业务充满信心。”
一个“确定的中国”,是这种信心的来源。在吴冬梅看来,确定性蕴含在中国经济稳健的基本面之中。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领先;外贸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9月进出口总额创年内单月新高......吴冬梅对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态势颇为熟悉,在采访中不时抛出一项项数据,印证自己的判断。“我坚信低谷已经过去,尽管四季度仍然存在一定挑战,但预计明年市场将呈现非常向好的趋势。”
更让戴尔放心许下在华发展承诺的,是中国对未来的眺望。吴冬梅认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方向和“双碳”目标相关政策,为戴尔开拓了发展空间。
据她观察,面对数字化和低碳的“双转型”挑战,中国各行各业对数字化技术解决方案、绿色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戴尔的技术专长与此高度一致。“对于在华外企来说,这意味着广阔而崭新的机遇。”
基于这样的考量,戴尔正运用其在全球范围内积累的数字化转型认知与实践,积极推动在华经营的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
吴冬梅举例说,凭借现代化的混合云和边缘解决方案,戴尔提供了全面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林德叉车有限公司济南工厂实现生产能力提高27%,工艺质量检测速度提高30%,能源使用减少28%,总体效能提高12%。
在此过程中,中国多元的产业形态和应用场景也让戴尔受益。吴冬梅指出,人工智能相关应用只有在不同场景中进行不断实践,才能积累大量数据,从而越用越智能。“中国大量丰富的场景,让我们的解决方案更加完善。”
“在不确定性当中找到确定性,是企业增强韧性、基业长青的关键。”带着这样的逻辑与思路,吴冬梅展望戴尔的下一个25年:“我们期待未来继续在中国发展,也对戴尔的未来充满信心”。(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