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五分快三计划代理
中新社北京11月27日电 (记者 王恩博)1998年,戴尔在福建厦门开设了第一间中国办公室,开始深耕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25年后的今天,戴尔是否依然看好中国?戴尔科技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吴冬梅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强调,“我们对中国的承诺从未动摇”。
这些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戴尔也迅速完成了在华产业发展布局。截至2023年10月,戴尔在中国建立了完整的产品、运营、服务、研发、生产和销售体系,员工总数逾万人;在厦门、成都和昆山设有生产基地;在北京、上海和成都设有研发中心;在厦门设有全球采购中心。
“在这里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吴冬梅介绍说,历经25年发展,戴尔不仅把中国视为重要的市场,也把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根据最新公开数据,戴尔在2023厦门百强企业排行榜中是名次最高的制造业企业,亦是成都制造业百强企业前五。其位于江苏昆山的工厂,同样是当地最重要的制造业龙头企业之一。
一段时间以来,外界出现炒作“外资退出中国”的声音,戴尔亦被波及。对此,吴冬梅回应称,戴尔始终致力于践行对中国员工、客户及合作伙伴的承诺。“这个承诺坚定不移,从未动摇,谣言不会改变事实。”
她强调,中国一直是戴尔重要的国际市场。虽然戴尔不对外披露单一国家市场业务情况,但最近发布的财报显示其全球营收超过市场预期。“我们对戴尔在中国的业务充满信心。”
一个“确定的中国”,是这种信心的来源。在吴冬梅看来,确定性蕴含在中国经济稳健的基本面之中。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领先;外贸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9月进出口总额创年内单月新高......吴冬梅对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态势颇为熟悉,在采访中不时抛出一项项数据,印证自己的判断。“我坚信低谷已经过去,尽管四季度仍然存在一定挑战,但预计明年市场将呈现非常向好的趋势。”
更让戴尔放心许下在华发展承诺的,是中国对未来的眺望。吴冬梅认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方向和“双碳”目标相关政策,为戴尔开拓了发展空间。
据她观察,面对数字化和低碳的“双转型”挑战,中国各行各业对数字化技术解决方案、绿色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戴尔的技术专长与此高度一致。“对于在华外企来说,这意味着广阔而崭新的机遇。”
基于这样的考量,戴尔正运用其在全球范围内积累的数字化转型认知与实践,积极推动在华经营的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
吴冬梅举例说,凭借现代化的混合云和边缘解决方案,戴尔提供了全面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林德叉车有限公司济南工厂实现生产能力提高27%,工艺质量检测速度提高30%,能源使用减少28%,总体效能提高12%。
在此过程中,中国多元的产业形态和应用场景也让戴尔受益。吴冬梅指出,人工智能相关应用只有在不同场景中进行不断实践,才能积累大量数据,从而越用越智能。“中国大量丰富的场景,让我们的解决方案更加完善。”
“在不确定性当中找到确定性,是企业增强韧性、基业长青的关键。”带着这样的逻辑与思路,吴冬梅展望戴尔的下一个25年:“我们期待未来继续在中国发展,也对戴尔的未来充满信心”。(完) 【编辑:刘阳禾】
中新网杭州11月27日电(鲍梦妮)11月27日,2023年中国青年创新创业交流营暨第十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数字经济专项)在杭州市余杭区收官。大赛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2287个项目报名,评选出金奖10个、银奖20个、铜奖70个。
第十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数字经济专项)颁奖仪式。 鲍梦妮 摄
据悉,数字经济专项赛事重点关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技术、元宇宙等领域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运用数字经济手段改造发展传统行业的项目。
例如获得金奖的《蔚车——基于新能源汽车营销模式创新的数字零售平台》项目,以数字化营销能力为核心,以实体门店为依托,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简单一站式的新能源汽车购买服务。
“此前我们通过数字、车源、流量赋能,帮助汽车赛道的其他企业提升盈利能力、降低成本,助力共同富裕。”蔚车项目负责人徐培军介绍,将依托本次活动在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作为活动协办方,杭州未来科技城为本次大赛获奖项目提供落地专属政策,百强项目等同免评梦想小镇“金钥匙”创业项目,三年内,在梦想小镇范围内可享受办公用房最高300平方米的面积全额补助和60%物业与能耗补贴。
此外,大赛银奖及以上项目等同免评余杭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评审青年人才项目和余杭区创新创业项目评审通过项目,三年内,在未来科技城范围内可享受最高600万元研发补助和150万元房租补贴。目前,已有22个参赛项目与未来科技城签署项目落地意向协议。
为进一步深化浙江青年助力三个“一号工程”先锋行动,活动现场还举行“浙里青年创业伙伴赋能行动”签约结对仪式,开展青创导师帮扶、青创政策支持、青创投融结对等,助力打造青年双创生态。
“本届大赛集聚全国各地的青年,我们想以此为契机向其推介杭州的人才、创业政策,吸引他们留下来,为当地的经济增添动力、增加活力。”共青团浙江省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完)